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索  引 号:000014349/2025-135146 主题分类:林业;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
发文单位: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成文日期:2025年06月16日
标  题: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自然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政办函〔2025〕26号)
发文字号:百政办函〔2025〕26号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效力状态: 有效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自然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政办函〔2025〕26号)

2025-06-27 22:12     来源: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百色市自然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百色市自然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

专项整改工作方案

为深刻汲取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那佐保护区)、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金钟山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的教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进一步指导相关自然保护区违规采伐林木问题加快整改的函》(桂林函〔2025〕860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桂林函〔2025〕860号指出的问题,分阶段稳步推进整改工作,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及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面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对全市自然保护区深入开展问题排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彻底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以此次整改工作为契机,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查找管理漏洞与薄弱环节,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构建自然保护区监管的坚固防线,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二、整改内容

(一)百色市及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主管部门监管缺位、履职不力,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懈怠,导致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吊达、道蒙、坡西等核心区存在多处农业开发活动,共130多亩种植多年的桐油树被违法砍伐,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全面消除保护区内违法农业开发及砍伐行为,依法依规惩处违法主体。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提升林业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职效能。强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显著增强周边群众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自然保护区的良好氛围。

整改措施:

1. 加大对违法采伐案件的打击力度。目前,针对桂林函〔2025〕860号提到的金钟山保护区违法采伐案件已查处完毕,下一步,隆林各族自治县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新发现的违法采伐案件从严查处;筛选情节严重、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通过政府官网、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向社会公布,切实形成强大震慑效应,遏制违法采伐行为。〔责任单位: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 实施生态修复。目前已聘请相关专家实地指导金钟山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金钟山保护区依据专家意见编制修复方案并实施。同时,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方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群众配合种植相关树种开展整改,逐步恢复保护区生态环境。〔责任单位: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3. 加大巡护力度。金钟山保护区管理中心要制定详细的巡护计划,加密巡查频次,拓宽巡查范围,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方位监控体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共同守护保护区生态安全。〔责任单位: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4. 追责问责。全面开展金钟山保护区问题调查,深入核查情况,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责任单位: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由于田林县林业局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发放采伐许可,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职不力,处置报告不及时,高峰、东门2家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违规在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营造、采伐林木,涉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24.5公顷、核心区41.58公顷,导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规营造、采伐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主体责任;完善采伐许可审批制度和自然保护区监管机制;增强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整改措施:

1. 压实整改责任。责令高峰、东门林场百色造林部全面自查违规采伐时间、区域、数量等情况并提交报告。由市林业局约谈高峰、东门林场百色造林部负责人,明确整改要求及时限。〔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2. 强化联合监管执法。对西林县、田林县交界范围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成立专门执法小组,配备专业设备与人员,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全方位无死角打击非法采伐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形成有力震慑。〔责任单位:西林县人民政府、田林县人民政府〕

3. 全面核查程序问题。针对违规发放采伐证问题,已于2024年10月8日完成初步调查、基础事实梳理与证据收集。下一步,将进一步彻查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违规操作行为。重点倒查田林县林业局发证审核不严问题。〔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4. 制定生态恢复方案。依据区域生态特点和原有植被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恢复方案。明确恢复目标、抚育管理措施等,确保受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责任单位:西林县人民政府〕

5. 强化保护区监管。建立健全日常巡护制度,科学规划巡护区域、路线与频次并配齐装备;定期开展涵盖法规知识、巡护技能、应急处置等内容的业务培训,提升巡护人员能力;在保护区显眼处增设清晰完善的标识牌;加强对保护区及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多管齐下强化保护区监管,切实守护生态环境。〔责任单位:西林县人民政府〕

6. 追责问责。针对田林县林业局违规发放采伐证问题市林业局已于2024年10月将线索材料移交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市林业局及时跟进案件办理进度,确保责任追究到位。西林县人民政府全面开展那佐保护区问题调查,深入核查情况,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责任单位:田林县人民政府、西林县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三)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区全面排查整治。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全面摸清全市自然保护区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底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

整改措施:

1. 拉网式排查。对全市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大排查,重点排查非法采伐、违规开垦、乱占林地等问题,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 分类处置整改。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依据问题性质、严重程度等进行分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争取在中央环保督察入驻前完成整改。整改过程中,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度,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 完善审批制度。针对采伐申请地块,联合开展保护区地块核实,通过空间数据比对精准确认地块是否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在确认地块属性合规后,再履行后续审批发证程序,从源头上杜绝在保护区内违规发证采伐的现象,确保审批的科学性与公正性。〔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 发展替代产业。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从根源上杜绝违规种植行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 强化监督检查。综合运用资料核查、实地核验、遥感监测等手段,对排查整治工作全程监督。对排查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及时移交市纪委监委从严问责。〔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纪委监委〕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整改工作成效,成立百色市自然保护地专项整改工作专班(以下称工作专班),成员如下:

组  长:黄  慧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黄训才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钟永锋  市林业局局长

成  员:谭昌辉  市林业局副局长

        刘德星  市林业局副局长

韦  德  右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韦庭先  田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秋伶  田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卢  登  平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帮幸  德保县人民政府三级调研员

吴英杰  靖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  涛  那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邵志军  凌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林  盛  乐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黎敏基  田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韦  强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运日  西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  军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广西

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人员由市林业局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整改工作,明确各项整改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与专班对接,确保整改工作信息畅通、执行到位。专班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过程管控。对整改工作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整改效果等进行全面督查。

(三)严格信息报送。针对桂林函〔2025〕860号指出的问题,相关责任单位须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并报送整改情况;全面排查整治工作需在7月30日前完成并报送开展工作情况;建立动态报送机制,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要第一时间发现、报告,杜绝漏报瞒报现象。以上材料报至市林业局保护科,邮箱:bssybz@126.com。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21246222_ex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