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百色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4-04-24 17:59
来源:百色市场监督管理局
4月23日上午,百色市召开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和成效,并围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回答记者提问。百色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星主持。

百色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张星: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永智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朱应学先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邓梅君女士、市森林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副局长黄毅先生、市科技局副局长林波先生。
首先,有请周永智先生介绍2023年以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百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永智: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百色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各成员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地市开展的工作考评中,我市被评为A级等次,市市场监管局等8个单位获评为2020-2023年度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系统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调整加强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合作会商等机制,葛国科同志在市五届政府第45和49次常务会上,两次听取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汇报。印发实施《广西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百色市任务分工表》《2023年百色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把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市委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市委深改委面上改革任务和绩效考评,构筑起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凝聚起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加强引导,提升创造质量。引导企业加快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2023年底,全市有效专利6444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821件,同比增长13.71%,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9.7%;全市有效注册商标10211件,同比增长11.32%,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29件(个),拥有量排全区前列。加强“百香百色”区域公共品牌的管理、推广和保护,全市共拥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产品40个,“百色芒果”“百色番茄”等21个品牌入选“百香百色”首批特色农业品牌。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24项,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到119件。三、精心布局,推动高效运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2023年,110家企业获列入“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支持范围,享受贴息3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19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亿元,累计融资超3亿元,专利质押融资规模稳步提升。加快核心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专利转化许可,年内达成专利转让125件,专利许可63件,获自治区专利转让补助148万元。全市新增地理标志商标和专用标志企业32户,目前,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户已达278户,其中专用标志企业用户164户。四、强化合作,凝聚保护合力。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铁拳”“蓝天”专项行动,推进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全覆盖,依法查处专利、商标案件218件,其中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总数排全区第一,查获假冒“林专家”“三棵树”“蓝加白”“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内外29个知名品牌,涉案产品12.7万件。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由田阳区人民法院统一管辖全市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2023年一审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57件,审结126件,结案率80.25%,其中一审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数较多的为著作权案件和商标权案件,占比分别为60.5%和25.5%。二审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件,其中著作权案件为2件,商标权案件为3件,专利权案件1件。市公安局侦破大案要案,查清“9·16”假冒注册商标案犯罪集团的组织架构、层级,并将相关涉案人员抓获归案,扣押手表14722块,涉及天梭牌、浪琴牌、欧米茄牌等假冒注册商标,权益总价值约为1.4亿余元,抓获涉案人员19人,刑拘3人,逮捕6人,取保9人,监视居住1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立案查处发行非法出版物、出售假冒他人署名作品等违法经营行为3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4385张(册)、盗版光碟400余张。五、精准服务,打造创新平台。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创造。平果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为广西入选的4个县(区)之一;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2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6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知识产权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加凸显。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优化创造提质量、严格保护强激励、深化运用增效益、强化服务促效能,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百色篇章贡献更大力量。广西日报 记者:据悉,百色市出台了《2023年度百色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请问今年市委宣传部在强化版权意识方面具体有什么举措?根据《2023年度百色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精神,百色市委宣传部认真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举措。一是协调市级主流媒体开展版权宣传报道。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护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销售行为,整顿和规范网络管理秩序,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版权的意识,4月19日,开展百色市2024年全民阅读暨“绿书签行动”版权宣传活动周系列活动。并结合3.5学雷锋日、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12.4宪法宣传周以及“净网”“秋风”等专项行动进行版权宣传,不断提升广大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二是不断推进版权交易、保护服务一体化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市作品版权登记工作,组织对我市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进行版权登记,促进版权登记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作品登记新增100件以上。三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充分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不断增强文化文物单位服务能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坚持发挥市场作用,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积极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市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四是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打造一批精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版权资源,推广百色优秀作品。百色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相关部门能否介绍一下2023年百色市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还有法院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接下来将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两级法院一审受理民事知识产权案件157件,审结126件,结案率80.25%。其中审结案件中通过调解结案5件、撤诉结案19件,调撤率为19.05%。一审知识产权案件中,收案数较多的为著作权案件95件,占比约60.5%,商标权案件40件,占比约25.5%,其他知产案件22件,占比约14%。二审受理民事知识产权案件6件,审结5件,其中调解结案1件。二审案件中,著作权案件为2件,商标权案件为3件,专利权案件1件。2023年我院完善了相关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印发了《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回应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需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改革要求,辖区内知识产权案件按照管辖权限,由田阳区人民法院统一管辖,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保护机制。知识产权案件类型众多,且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面临审判专业化难题,百色中院重塑审判机制,从不同领域抽调资深法官组成知识产权审判庭,为“三合一”审判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与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有效推动知识产权纠纷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构建分层递进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路径,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2024年,我院将持续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拟出台《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的工作指引》。要做实审判监督指导,用好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努力以更严格的审判管理促推实现更优的审理质效。做实双赢共赢,主动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做好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责,加强产学研用各领域沟通交流。我院坚持严格保护理念,必须认识到严格保护的目的不止于让受害者权益得以挽回,更要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做到依法从严惩治、依法及时救济,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不让违法者存有任何侥幸心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创新因子充分释放,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新华在线网 记者: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请问今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知识产权促进运用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2023年度百色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统筹、量化工作的具体体现。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举措,推动知识产权促进运用工作。一是促进专利技术转化运用。我局将着力完善专利技术转让、许可政策措施,推进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设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构,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和实施率,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将梳理盘活辖区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由高校、科研机构组织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依托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统一线上登记入库,摸清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存量,大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加强“沉睡专利”唤醒力度。二是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我局将进一步夯实我市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基础,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制度政策实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求信息对接服务和“入园惠企”行动,推进各类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和产品,充分发挥“桂惠贷-质押融资贷”“桂惠担”等优惠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增量扩面。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与银保监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共同培育规范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和保险业务,推动保险机构开发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相关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释放知识产权金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新动能。三是实施特色产业专利导航。我局将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专利导航项目,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创造瓶颈,强化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布局。针对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问题和不足,重点完善以专利数据为基础、以解决对策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支撑我市产业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广西法治日报 记者:请问2023年度市公安部门在知识产权方面有哪些工作成效?百色市森林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副局长 黄毅: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打击知识产权类违法犯罪工作,下发了《全市公安机关“昆仑2023”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要求各县市区深入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今年,通过开展“昆仑行动”专项打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打击知识产权方面,2023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逮捕8人,直诉2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5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案例:一是成功查清“9·16”假冒注册商标案犯罪集团的组织架构、层级,并将相关涉案人员抓获归案,抓追赃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截至目前该案共抓获19人,扣押手表14722块,涉及天梭牌、浪琴牌、欧米茄牌等品牌,根据现查获的手表,侵犯手表厂家权益总价值约为1.4亿余元,“9·16”假冒注册商标案专案获得自治区公安厅“昆仑2023”专项行动第一批涉食药环挂牌督办案件。二是侦办的6.30假冒注册商标案成功查处3处非法销售假冒香烟窝点,截至目前暂扣假冒香烟836条,涉及中华、真龙(海韵)、阿里山、爱喜、万宝路、南洋双喜等品牌,捣毁一个长期非法经营线上线下销售假冒香烟网络链条,总涉案100余万元。三是侦破1起涉民生类侵犯著作权案,接到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移交线索,不法分子利用寒假家长急需作业的心理,在未办理版权手续的情况下便将已出版物进行翻印后向各高中学校进行推销,以赚取利润,当场查获印制成品3331册,半成品272册,逮捕1名犯罪嫌疑人。右江日报 记者:请问市科技局如何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赋能?一是强化体系协同推进,科技综合水平实现显著提升。创新引导研发活动服务水平,制定出台《百色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7.7亿元,同比增长42.6%,增幅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44%,提高0.11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健全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再创新高,达到124项。二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企业群体持续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提质增量,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1家;持续开展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38.3%,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的86.1%。财政、金融资源惠及科技企业,争取广西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1006.24万元;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奖补390万元;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科创贷”4.78亿元。三是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创造空间得到提级拓展。扎实推进百色高新区“以升促建”国家级高新区,连续两年自治区级高新区创新发展评价排名第一,2023年完成规上总工业产值432亿元,同比增长64.66%。自治区级创新平台有新突破,获批广西生态铝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广西高纯铝及电解铝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6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四是强化双链融合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明显进步。聚焦四大产业链条布局创新链,2023年争取自治区重大专项6项,支持资金超300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4项,支持资金232万元;下达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自筹经费课题288项,总投资8098.5万元。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市共有6项科技创新成果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其中,2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日报 记者:目前我市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如何?下一步要怎样实现地理标志产业的持续发展?感谢您的提问。目前,我市的地理标志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获得认定地标保护产品14个,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5件。像百色芒果、西林沙糖桔在全国范围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23年,全市地理标志产业产值已达到170亿元,覆盖了400多个村,曾助力近40万人脱贫。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在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标保护产品因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导致知名度相对较低,难以在广大消费者中产生影响力。还有假冒伪劣的地理标志产品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声誉和市场形象等。下一步,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消费者要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地理标志的宣传推介、品牌运用、质量监管、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张星: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